学校发展规划

网站首页  >  公开事项  >  基本信息  >  学校发展规划

西南交通大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

来源:  作者:     日期:2022/05/31 14:57:28   点击数:  

  为深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三部委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会议精神,制定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中长期建设目标

到二三五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世界领先,若干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轨道交通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行业领军人才培养高地,矢志建设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大学,初步建成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到二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若干学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更多学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优势学科协调发展,全面建成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二)2021—2025年建设周期学校整体建设目标

到二二五年,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成世界一流,成为轨道交通领域学术重镇、人才培养高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成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二、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一)学科布局总体情况和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以支撑学校“十四五”建成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推动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工科卓越、理科强基、文科优新、生医拓展、智能引领、交叉融合”的思路,遵循“智能+”和“交通+”两条路径,引领推动学科专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学科的特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引育学科建设队伍,奠定学校长远发展的高质量学科基础。

(二)学校推动建设学科发展主要举措

1.加强基础学科和传统优势学科的高质量建设,形成支撑轨道交通优势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

围绕“四个面向”需求,加快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围绕交通强国、“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需求,发挥轨道交通领域学科群优势,并积极向公路、航空等领域拓展,进一步凝练重点方向,实现优势工科的创新链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藏高速公路建设等丰富应用场景,带动相关优势工科不断提升到卓越水平。

围绕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以标志性成果为导向,大力发展数学、物理、化学、力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进一步优化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创新人才,在若干学科领域进入国际学术前沿。加强理科对工科的支撑,建成与工科相匹配的理科基础,支持工科卓越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际重大工程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力争实现学科原创性突破。紧盯“双碳”目标引领,结合交通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技术,扩大交通建设固废利用和再生循环使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促进新能源建设及节能减排力度。

2.通过智能引领与交叉融合,结合交通场景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优势学科的转型发展

以“智能+”和“交通+”引领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和转型升级。坚持智能引领优先战略,努力推动优势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通过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积极探索构建“智能+交通”、“智能+X”的学科发展生态。以智能引领推动专业的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交叉融合促进学科的特色发展与加快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在前沿领域有较强影响力的跨学科团队和平台,形成新的特色与优势学科群,提升学科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3.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强化交通运输工程及支撑学科建设的责任主体

继续优化学部制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创新交通运输工程学部跨学院学科建设模式,健全学部的学科规划与管理运行机制,适时在有条件的学科予以推广学部制。以一级学科为基本建设单元,积极探索院系并行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并在优势学科中先行先试,实现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和差异化管理。通过明确学科建设的责任主体,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涵养健康发展生态,为一流学科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三、20212025年建设内容

聚焦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校通过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推进成果转化五大建设任务举措,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五大改革任务举措,促进学科和学校大幅提升。

(一)五大建设任务具体举措

1.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形成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后备人才有序衔接的人才成长梯队,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1)坚持用“大先生”标准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深入挖掘交大悠久办学传统中育人的灵魂因素,传承好“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传统。坚持为学、为事、为人,把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坚持胸怀“国之大者”,引导教师以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围绕一流学科打造战略科学家。发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用一流的标准、以一流的视野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具有深厚科学素养、潜心一线研究,思维开阔、有跨学科经历、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的战略科学家。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先导作用,通过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等渠道,推进学校领军人才在“智能+”“交通+”等领域、在服务“四个面向”中实现重大突破、实现个人成长。持续推进学校“鲲鹏计划”深入实施,加大对具有成长为战略科学家潜力的领军人才支持力度,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围绕优势学科群引育学术领军人才。建立健全与学科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发挥好学科建设在资源配置中的牵总作用,立足学校优势学科群,发现和培养服务国家需求的、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在相关学科领域造诣高深、能够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领军人才。围绕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在前沿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创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高端平台、资源配置和环境氛围,为领军人才施展才华提供空间。

4)围绕主干学科聚集青年拔尖人才。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围绕主干学科面向全球广揽人才,重点遴选具有发展潜质、在学科领域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青年学者。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突出质量、贡献、效益导向,让“一超多强”特殊人才有实现价值的空间。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好高层次人才岗位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探索建立青年拔尖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为青年人才深入“无人区”潜心耕作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和做法,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青年人才使用机制,鼓励青年人才揭榜挂帅、挑大梁、当主角。

5)围绕素质能力提升青年后备人才综合素养。坚持以教师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精准把握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创新内容设计,完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运用好国家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平台,加强资源统筹和机制创新,为青年人才发展搭建平台。针对青年人才发展的薄弱环节,依托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团队对青年人才培养的孵化功能。充分运用对外交流平台,强化学术交流,提升教师国际胜任力。扩大青年后备人才储备。

6)坚持人才引领、学科交叉,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聚焦轨道交通,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分类分层次组建教师团队。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领域,围绕学科优化升级,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打造由战略科学家牵头的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团队,提升解决“卡脖子”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围绕土木、机械、电气、信息等优势学科群,强化协同配合,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凝练学科方向,着力打造一批由领军人才牵头的有较强影响力的学科团队;在数学、物理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建立由拔尖人才牵头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提升师资队伍原始创新力。

7)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多渠道常态化补充师资,做大师资选聘“蓄水池”。持续完善师资补充制度体系,深化以准聘制教师选聘为主体,以利兹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平台、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学术特区、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等校地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青年人才特设岗为拓展的师资选聘模式。围绕学校优势学科,特设岗位吸引高层次人才,持续推进优秀青年人才成长计划。创新选聘形式与组织方式,瞄准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学校与学院联动,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做好教师选聘工作。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数量,将博士后作为师资的重要来源。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依托重要科研基地(平台)和科研团队扩大专职科研人员规模。畅通博士后和专职科研人员进入常规师资队伍的渠道和职称晋升通道。

8)以深化人才评价改革为牵引,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坚决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夯实人才评价基础,构建学校专任教师分类分级体系,破解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把握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的内在逻辑,紧密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和最新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从入职性评价、晋升性评价、日常考核评价等方面分类分层次构建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价值引领,将发展性评价贯穿人才评价始终,纵深推进多元评价,积极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团队评价、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评价机制,全面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办法,通过评价促进人才的分类成长与发展,持续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和活力。强化岗位分类管理,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岗、教学岗、科研岗,明确岗位任务,建立体现岗位业绩和贡献大小为核心的薪酬分配体系。畅通以重大贡献为导向的绿色通道,围绕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集聚优秀人才的“强磁场”作用。

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一流的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落实教育新发展理念,以“交通+”“智能+”“双碳”为导向,深化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一流人才培养新范式,培养轨道交通领域领军人才和行业精英,致力成为交通强国人才培养高地。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新时代“大思政”育人

坚定不移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全面落实“以一流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动全校各项工作实现一流”要求,不断强化学校在“交通强国”“教育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一带一路”倡议和川藏铁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支撑作用,将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规划实施全校“大党建”“大思政”框架下的人才培养工作顶层设计,致力培养轨道交通领域一流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完善“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化思想认识,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组织开展新时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思想大讨论、大实践,增强全体教职员工育人意识和育人本领。优化培养方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把“高铁思政”全面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全过程。建强思政平台,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加强课程思政展示交流平台建设,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建设一批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教材。

2)坚持“学生中心”,构建高质量本科教育体系

坚持以本为本,深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系统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的“14441”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即构建“基于教育新发展理念、适应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思政课、通识课与课程思政,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信息化与传统教学”4项融合,加强“教师发展、专业建设、国际交流、协同育人”4项建设,强化“机制体制、资源配置、文化环境、智慧平台”4项保障,打造“质量+创新”的本科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需求、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分类分层次人才培养新架构,推动新时代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构建多元人才培养新模式。服务交通强国和产业急需,实施“卓越拔尖系列领跑计划”,加快“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创新分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大类本科人才培养,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目标模式,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基础拔尖人才培养,在数学、力学、物理三个基础学科拔尖班办学基础上,探索与工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拓宽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依托轨道交通优势专业群,深入实施面向一流工科专业群的“卓越工程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探索未来产业人才培养,建强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和“西南交大-中车时代”微电子学院,创新“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国际人才培养,建好利兹学院和天佑铁道学院国际化办学示范区,实施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工程人才需求的“卓越工程复合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校际联合培养新标杆,依托微专业建设成果,深入探索实践“多校异地”同步课堂教学模式。

夯实交大特色“新基建”。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计划,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积极在大交通领域布局新专业,加快优化调整传统专业,建立促进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建成一批一流专业。实施高水平课程建设计划,建立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多元化课程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加强轨道交通特色微专业的推广与应用,建成思政引领的千门一流本科课程。实施高水平教材建设计划,深化教材规划、编写、选用、审核及教材质量评价的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推进深度融合课程思政、以高铁工程学和高铁经济学为代表的系列轨道交通教材及系列“一带一路”国际铁路人才培养全英文教材建设,建成一大批高水平交通特色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

铸造实践协同新平台。实施交大产教融合质量工程,以“课程+师资+平台”建设为保障,全面强化并拓展产教融合项目群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内涵建设,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将科研育人贯穿“双创”培养过程,加大学生学科竞赛支持力度,把高水平师生共创与科技成果转化充分结合,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交大品牌,力争“互联网+”金奖取得突破。打造高质量实验教学基地,在“3+3”课内外实验教学平台基础上,构建新时代“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重大工程项目向课内外实验教学资源转化,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为基础,打造优质数字实验教学资源。

实施体美劳教育新方案。强化“体育运动健康超市”和体育慕课群建设,竞技体育、阳光体育、健康体育多种模式协同,打造学生身心健康服务平台。全面实施“五育融合”美育工作方案,推进唐臣美育、红砖美育、文化教育等系列基地建设,强化审美哲思和高雅艺术修养类课程建设,推进美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实践劳动育人方案,推进实践性、探索性、艺术性、公益性、创新创业性劳动教育,倡导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广泛开展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实习实践活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

完善支撑保障新机制。落实全面体现育人成效的绩效分配机制,完善以本科教学成效为重要考核内容的教师评聘和职称评聘制度,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建立校领导深入本科教学的常态机制,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建强基层教学组织,创建多维化教师发展体系,开展“合作制/项目制”基层教学组织及虚拟教研室建设,教师发展与教学创新双螺旋协同驱动,全方位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深入推进生源质量保障工程和就业引导计划,推动生源质量、就业质量双提升,大力提升本科生深造率。

涵养育人质量新文化。优化“质量+创新”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深入推进质量标准建设,全面实施“学校主导、学院主抓”校院两级质量保障联动机制,营造优良教风学风,夯实一流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能力。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打造智能化学生评价平台,实施多元化、全过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成效,畅通反馈渠道,监控改进效果。

3)坚持“以研为中心”,构建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

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深化“以研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创新引领,提高质量,特色发展”四大行动计划,着力构建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多措并举,完善研究生生源选拔制度体系。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做好学校、学院、导师团队等各个层面招生宣传工作,不断推进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选拔。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加大直博生选拔和激励力度,扩大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全面推行“申请—考核”制;优化考试科目,改进复试办法,探索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博连读试点并实现突破。

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研究生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打造《中国精神》精品教材,建成精品慕课;深化“以研为中心”的培养理念,重构培养方案,分类设计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培养标准;精简课程数量,严格开课条件,强化授课过程监督,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精品教材、轨道交通特色教材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优质课程建设工程”;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加强科训基地建设,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质量;加强研究生论文工作过程关键节点考核,实施分流淘汰机制;加大学科竞赛举办支持力度。

强化过程,健全研究生学位质量监管体系。强化学位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与评价,完善同行专家学术评议机制,构建学位论文全过程监管体系;完善学位论文重点审议制度,加强质量评价审查力度,加大学位论文抽检力度,强化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在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学院招生计划配置、学院绩效考核、学位点增列及调整中的运用。

严格标准,构建导师队伍质量提升保障体系。强化导师质量责任意识,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做好导师岗位管理,完善导师评价体系;构建“遴选-聘任-考核-退出”全过程岗位管理制度,实施导师岗位资格与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完全分离,严格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岗位资格遴选标准,加强导师资格审核与监督、检查和指导;支持年轻导师发展,支持导师能力提升研修与培训,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建立优秀导师和优秀导师团队评选制度,实现学校导师队伍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以服务国家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导向,聚焦“四个面向”,坚持“顶天立地”,发挥学科优势特色,以“抓规划、抓政策、抓人才、抓项目、抓平台”为工作思路,以打造轨道交通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牵引,重点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川藏铁路建设、智能高速铁路、大轴重重载铁路、高速磁浮、新制式轨道交通、综合运输与智能交通、智慧运维、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跨海桥梁与隧道建造技术、新材料、大数据、高原医学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力争获得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引领国际科学前沿发展方向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1)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规划工作以及国家级平台的重组工作。进一步优化各级创新平台布局,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运行规范化与效率水平。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及专职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构建统一、高效的校级实验测试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提高科研平台运行效率。形成建设大平台、汇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形成大成果的发展格局。

2)高层次科研团队和人才培育

以优势学科群、国家级创新平台等为依托,以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群体。以川藏铁路、西昆高铁、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磁浮列车、人工智能等重大需求为导向,培养和造就一批科研团队、善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同时建立规模和层次合理的专职科研队伍。

3)基础研究提升

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其他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优化基础研究创新环境,完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持续稳定支持优秀青年教师潜心研究。实施基础研究培育支持计划,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目标为导向,加大基础研究培育支持力度,强化基础学科,加强原始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重点加强对理科青年教师的培育扶持,提升青年教师凝练科学问题、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的能力。加强生命医学学科科技创新,促进工科拓展新方向和结合点,拓展医工结合形成增量。鼓励针对科学新概念、自然新现象、前沿新理论、物质新形态以及原创新发明,开展自由探索,加强“01”基础研究。引导中青年教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兴学科开展前沿交叉研究。

4)“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相结合,重点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难点,主动对接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问题,结合学校各学科研究领域和优势,梳理并找出制约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科技瓶颈问题,确定学校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有序推进相关重大项目的预研培育,有序有力推进“揭榜挂帅”制度,提升承担国家、行业重大科技任务能力,实现科研项目与经费稳定发展。围绕极端条件下交通设施建设、未来交通系统、现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碳中和”背景下的交通系统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5)高水平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积极支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国际一流学者专家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研究。鼓励申报和承担国际联合研究项目,组建国际联合团队。大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间的长期合作,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加强国际优秀科技团队和创新成果的引入,促进国际成果的转移转化。

6)高水平科技成果培育

以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与人才培养支持贡献为核心,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构建针对不同类型科研人员、团队、平台的评价指标与方法,激发科研团队与平台创新活力,持续产生一批高水平科学研究重大成果,推动学校基础研究水平全面提升和重点领域的引领突破,在下一代智能高铁、川藏铁路建设、重载与快捷货运铁路系统、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等方面取得原创性重大成果、高显示度重点成果。

7)文科优新

适应新文科建设发展趋势,以回应重大现实问题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交通+”和“信息+”特色的交叉学科方向,探索建设和支持发展文科实验室,努力催生新的学科与学术生长点。深入推进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育高水平跨学科研究团队,建设一批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的重点研究基地和智库。

4.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和交大精神为根本,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学院文化“五位一体”发展为路径,构建与交通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相匹配的文化发展格局。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师生文明素养,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推进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走近师生。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实践。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引导师生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大力建设《中国精神》系列慕课,厚植师生爱党、爱国情怀;大力加强中国铁路文化史研究力度,推出铁路文化史研究专著、系列课程,建设铁路文化研究高地;开展“星火汇”校企思政计划,传承“两路”精神,筑梦交通强国;支持和鼓励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发展交大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主线,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阐释,完善学校专家宣讲团、博士宣讲团、青年讲师团等制度建设,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大品牌。

4)传承精神文脉,赓续红色基因

弘扬“实扬华,自强不息”交大精神,传承“唐山风骨、峨眉风华、成都风采”精神文脉。弘扬师生在各个历史时期办学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和交大传统,紧扣新时代内涵,以“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砥砺师生,不断增强认同感,树立交大人的历史自信,汇聚交大人的奋斗力量。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推出《榜样·传承》等交大红色故事汇,梳理党史人物的重大贡献,加强校史文化研究和宣传,发扬红色传统,打造红色品牌。凝练学科文化,促进学校校史文化与一流学科文化深度融合,进一步研究总结“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科学家精神在学校的体现、传承和发扬,提炼形成生动案例,书写新时代奋斗故事。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途径组织学生赴革命老区开展社会实践、主题调研,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基因,打造红色品牌。

5)营造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学术文化氛围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交大特色的荣誉奋斗目标和发展通道,发挥交大荣誉体系的引领示范作用,选树优秀典型,弘扬师德风尚。积极营造“潜心钻研、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勇于探索”的学术文化氛围,鼓励教师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出卓越贡献。加强学术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建设,反对思想浮躁、急功近利和学术失范。

6)构建三个向度的学校文化空间

“唐山-峨眉”历史文化空间:以唐山、峨眉为依托,挖掘文史资源,开展文化寻根,进一步凝练总结学校扎根西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纪念馆,开设校史文化通识课程,推出一批高质量文化作品,深挖科技报国、交通一脉的文化积淀,发挥好校史资源的文化育人功能。“犀浦-九里”学术文化空间: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以潜心学术的名师大家、矢志奉献的科研工作者、爱国爱校的交大学子的先进典型事例,承“双严”传统之基,传“实扬华”之魂。“东部(国际)校区”创新文化空间:依托西南交通大学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以“产教、科教‘双融合’”理念,打造面向未来的城市化、智能化、国际化创新文化空间。

7)加强学校文化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

加强领导,努力构建大文化工作格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学院)协调推进、校内外专家出谋划策、师生积极参与、制度保障充分”的“六有”(有平台、有抓手、有队伍、有制度、有成效、有保障)文化工作局面。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校园优秀文化作品创作、传播和推广的长效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培育一批具有交大特色的原创文化艺术作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空间建设。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多维度、全方位讲好新时代交大故事。

5.推进成果转化

依托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部委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和西南交通大学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坚持“统一领导、上下联动,职责清晰、合作协同,服务专业、市场导向,突出特色、支撑发展”的基本原则,以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抓手,探索高校职务科技成果非资产化管理新模式,建立将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仅当作资源而非资产的管理新制度,探索“先中试、后孵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充分发挥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一个集知识产权运营、中试熟化、转移转化、企业孵化及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推进于一体的专业化机构,打通从科研院、科技园到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上中下游链条。优化整合学校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职能,探索一套完善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技术转移队伍,促进学校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推动学校科技发展、学科建设,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转化运营基金,通过校产企业支持、校企合作中的捐赠、政府奖励资金、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等途径筹资,用于开展知识产权的布局、申请前评估、管理运营、技转队伍建设、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项目评估咨询等,将知识产权管理体现在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结题、成果转移转化等各个环节,从源头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二)五大改革任务具体举措

1.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

把党的领导贯穿“双一流”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党委管党治党、正风反腐、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准确把握“国之大者”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四为”方针,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断提升学校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的贡献力和显示度;把准学校发展及学科建设定位,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牢办学方向关、人才政治关、发展质量关,切实做到“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

2)加强政治建设,自觉践行“两个维护”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探索建立政治建设监督评价体系和负面清单,周期化开展党员政治素质、党组织政治功能、学校政治生态诊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3)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三进”工作。做好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锤炼师生鲜明政治品格。遴选一批理想信念先进典型,打造一批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建设一批理想信念教育精品项目,构建全方位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切实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不断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

4)坚持党管干部,持续强化班子和干部队伍责任担当

加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统筹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政治标准,全面提高班子领导水平和专业素养。坚持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胆选任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制定科学合理、标准规范的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的干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机制。坚持党管人才,扎实推进人才强校主战略。全面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5)强化“两个责任”,坚决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开展党委巡察工作,不断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有效管用的纪律教育,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以制约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导向,以提升治理能力为目标,积极构建与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1)全面依法治校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增强学校领导班子政治意识、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持之以恒抓好班子办学治校能力建设。完善决策机制,确保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权责边界和议事规则清晰。健全以《西南交通大学章程》为核心并与“双一流”高校建设相适应的公正、高效、廉洁的制度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章程修订,着力提高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完备性、科学性,健全规范有序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责权明晰的问责机制。依法落实师生的办学主体地位,尊重和保护师生合法权利,完善师生行为规范,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校园环境。

2)强化教授治学

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构建以学术为基石的大学学术治理结构,完善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制度。完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同运行机制,严格制止利用行政权力获取和侵占学术资源,充分保障教授治学,充分发挥师生在校院两级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推进在学校科研学术机构、企业等单位中去行政级别岗位设置改革,强化岗位职务聘任,逐步建立以岗位职责为中心、去行政级别的部门负责人管理模式。

3)推进民主管理

坚持完善“双代会”制度,健全以“教代会”和“工代会”为主体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形式、渠道和机制。坚持把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尊重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设立有师生代表和校外人士参加的各种专门工作委员会,对学校人财物等重要资源配置及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提出意见建议。

4)探索效能变革

优化机构设置,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加强管理机构职责整合,进一步理清各职能部门与学院的职责边界。践行一线规则,打通“最后一公里”,加强校院上下联动,强化部处左右协同,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完善追责问责机制,提高干部思想站位,提升执行力。打造部门职责清晰、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闭环工作机制,工作执行力、管理与服务工作效能实质提升。深入推进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

3.实现关键环节突破

以“双一流”高校整体建设为目标,以交通运输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在相关二级学院积极探索试点改革,努力突破体制机制的制约,重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关键环节上实现创新性改革突破,进一步打破“资源依赖”,产生资源投入的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进一步推进学校和学科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1)强化科教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优秀人才培养能力

坚持党建引领,构筑多部门协同、多路径实施、多层级参与、多维度引领、多角度互动的多维育人体系。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校企共建试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和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新体系和专业建设新标准,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促进专业认证与创业就业资格协调联动,提高专业建设标准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加快突破“以研为中心”的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督机制建设,加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优化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打造优质教学资源,构建“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大重点实验室开放力度,推进科研反哺教学,促进科研成果向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创新实验项目转化,在科研实战和现场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加强科研专项培育支持,推进跨学科领域交互融合

大力实施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基础研究培育支持计划、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文科优新计划,全面提升学校科研队伍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加快解决轨道交通等领域“卡脖子”问题。推进优势特色学科组建攻关团队和交叉学科融合组建创新团队,依托重点研究基地,组建跨学科特色研究平台。进一步挖掘凝练具有“交通+”和“信息+”特色的交叉学科方向,探寻新的学科增长点。

3)实施“人才集聚行动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高层次人才量质双升

立足交大特色,坚持重点突破,构建新时代“引育用留”人才工作大格局,深入实施“人才集聚行动计划”,深化人才管理、人才评价、人才集聚、资源配置、人才成长、人才使用、人才工作评估和考核等人才发展体制,打造人才工作前中后端全动力链条,制定并实施全周期、全过程、闭环式2.0版人才政策体系。坚持人岗相适原则,注重“面向人人”与“个性支持”结合,持续优化“人才培育金字塔”和“人才岗位金字塔”体系,质量导向、目标导向、成果导向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4)大力推进教师分类发展,深化教师评价改革

畅通各类人才分类发展通道,分类明确教学岗、教学科研岗、科研岗、思政课等类型教师的岗位任务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让不同类别的教师都有发展通道和成长空间。健全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以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师评价机制,以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为核心的专职科研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服务为核心的实验技术人员评价机制。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和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尊重学科差异,强调对真问题的研究、突出质量贡献要求,强化代表性成果,杜绝低质量成果重复产出,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二级单位建设权威的高水平专家库。

5)科学有效统筹各类资源

坚持“大统筹、大协助、大保障、大服务”思路,建设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保障有力、成本合理、质量达标、师生满意”学校支撑保障体系。围绕学科建设和学校长远发展,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切实强化结果运用,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源整合,增强支持学科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装置装备,推进资源共享,建设校级公共开放共享平台或重点交叉学科共享平台。建成现代交通先进装备创新研究基地(一期)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4.构建社会参与机制

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整合各类资源,培育发展机制,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助力“双一流”建设。

1)创新合作模式,狠抓协议落实,提升合作成效

围绕交通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院等部门为对外合作共同体,以满足学校-学院-教授团队三层面的合作需求为目标,创新对外合作模式,优化对外合作布局。推动与行业龙头企业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设立科技合作专项基金,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承担重大项目,围绕国家、行业及双方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引领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同设立合作专项资金、与企业共建博士后工作站等方式,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设立奖学金、举办各类设计大赛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与地方政府共建重大科研平台,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场地、设备、资金和系列政策支持。以对外合作协议落实为重点,推动实施合作事项清单制、协议落实学院制和“科技合作联络总师”工作制,提升协议合作成效和质量。

2)整合资源,多措并举,推进基金会可持续发展

将校友联络、校企合作、科学研究、学生培养等模块与筹资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筹资模式,广泛筹集社会资源,增加非财政办学经费。提升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执行好现有捐赠项目,巩固捐赠存量,不断探索基金会资金管理模式,构建筹、用、投一体的一揽子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基金会项目管理系统,力求对项目的进度和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估,最终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进行反馈与监督,提升基金会社会公信力和社会美誉度,进而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助推学校发展。

3)发挥校友资源,培育构建校友—母校共同发展机制

充分发挥校友资源,鼓励校友参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校友参与学科规划制定,提升规划的深度和宽度,引导各学科建立相应的学科校友库,通过专家咨询、课程评价、课题合作、项目共建等形式,切实提高学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聘任校友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回母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讲座以及通过校友资源引进高端人才。定期邀请校友参与“第二课堂”教学,邀请优秀校友讲授新生入学第一课和组织优秀校友开展就业指导等,选聘校友班级理事,建立起一种学校与校友的常规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校友在招生宣传中的优势,助力吸引优质生源。通过海外校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4)汇聚多方力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源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承担国家、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种科研项目,增加学校科研经费蓄水池。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各类讲座、培训。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通过给予企业适度优惠政策,以赞助资金形式争取更多资金用于学校发展。全面了解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为学校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5.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以建设“海外一流学科伙伴”(Key-Partner)为抓手,有组织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推进全球交通合作,加快构建轨道交通国际学术重镇,持续引领全球轨道交通科技创新,服务全球互联互通。

1)实施“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

鼓励全校学科推进海外一流学科伙伴建设,聚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研究三个方面,切实开展多领域务实合作,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

2)引进高端海外人才

发挥教学科研单位和学科团队基础性作用,构建广泛参与海外人才引进工作体系。坚持“高精尖缺”导向,引进、培育高层次海外人才。依托国合平台、“111”引智基地、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国际化示范学院、利兹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海外一流学科伙伴及各层次外专引智项目等,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引智项目的学科导向和成果导向,鼓励引导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外籍人才引进,加强重点人才项目平台梯队建设。

3)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积极并充分利用教学科研单位海外一流学科伙伴关系,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整体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新机构、新项目申报工作,支持理工类学科与海外一流学科伙伴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强强合作,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聚焦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城市设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慧交通等新兴专业,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学科建设发展。拓展利兹学院办学专业、规模与层次,建设示范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4)提高学生全球竞争力

加大学生交流力度,稳定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的规模,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加大对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的支持力度,适当组织优秀学生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实习调研。坚持有重点和全覆盖相结合,努力扩大优秀学生资助面,提升学生国际教育体验。建设好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打造以国际化课程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举办“暑期国际课程周”。

5)加强来华留学质量建设

加大中国政府各类奖学金项目申请力度,发挥校长奖学金效用,形成有效互补。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大全英文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力度,推进公共基础课全英文课程平台搭建。积极探索与国外院校反向“2+2”或“1+3”本科项目。扩大语言生规模,培养潜在学历生。制定针对性、个性化来华留学生专业培养方案,提升来华留学生教学计划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的衔接度、匹配度。持续开发多元化课程资源。建立汉语学习中心,设计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项目。建立全过程留学生教学评价体系。

6)提升学校全球声誉

持续加强与铁路合作组织、国际铁路联盟、国际能源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鼓励教师在国际组织、国际性学术机构任职,在国际学术期刊担任编委,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办好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参与重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增强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全球引领优势,搭建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为我国引领全球轨道交通变革提供理论基础、技术支持、人才支撑,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体系变革,在参与应对交通发展中的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全球交通命运共同体、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体现大学担当。